第三节
“哥曼德”特种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称谓“哥曼德”的特种部队尤其引人注目。它神出鬼没,视死如归,以奇袭般的战术和闪电般的行动,驰骋在欧、非战场上,一系列的突袭行动,直搅得纳粹德军胆战心惊,甚至把战争魔鬼希特勒也搞得神经紧张,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1942年10月18日,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发布了著名的“根绝命令”,命令规定:对英军的“袭击破坏部队”,无论是否穿制服,无论是否有武装,要不惜一切代价,务必“斩尽杀绝”。然而,“哥曼德”非但没有被“杀绝”,反而在烈火和硝烟中创造了更多的辉煌,他们的业绩永载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史册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自豪地说:“‘哥曼德’是大不列颠永远的骄傲!”
组建背景
“哥曼德”是英国特种部队的别称。它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特种部队之一,并伴随战争的硝烟,不断完善和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后来世界各国特种部队建设效仿的楷模。
相传在1899年至1902年非洲爆发的“布尔战争”期间,英国派出了25万军队对布尔族人进行镇压。布尔族人的军队只有英军的1/5,很难正面抵抗英军的强大攻势。但是,布尔人骁勇剽悍、机智灵活,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采取了“化整为零”、“袭击骚扰”等打击方法,组织多股小部队,凭着熟悉地形的有利条件,在夜间和山谷、森林等地形或其他不良气候的情况下,对英军频频发起突然袭击,来无影去无踪,神出鬼没打了就跑,打得初来乍到的英国人顾此失彼、胆战心惊、大伤脑筋。最后,英军以伤亡近10万兵力的巨大代价,输掉了这场战争。当时英国称这些专门从事游击袭扰活动的布尔人小股部队为“哥曼德”(英语为COMMANDO,意思是突击队)。布尔人的这种战术给英国人以深刻印象,英国特种部队被称作“哥曼德”其用意不难理解。
英国“哥曼德”特种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斗最激烈的欧洲战场上。英、法军队在纳粹德国装甲集群的突击下损失惨重,难以招架,于1940年6月被迫从法国的敦刻尔克,艰难地横渡英吉利海峡,撤回到了英国本土。回撤途中,溃不成军的英国军队虽然多数人活着回国,但几乎所有的装备被遗弃。曾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蒙受了奇耻大辱,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首相丘吉尔对当时英军的劣势局面痛心不已。为了尽快挽回败局,鼓舞全国军民抵抗纳粹德军的信心,在1940年6月6日,丘吉尔首相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伊兹梅尔将军的信中说:“防御作战必须到此结束,我期待英军对整个德军占领区发动积极而又连续的反攻。”丘吉尔首相认为,德军下一个攻击目标很明显是英国本土,而要阻止其占领英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欧洲大陆的德军发起反攻。
英军从敦刻尔克的大溃败开始已经元气大伤。在中东和非洲战场上的英军,也受到了德军的重创。在这种情况下,英军根本无力组织越过英吉利海峡大举反攻被德军占领的法国西海岸,更无力考虑远程奔袭德军重兵把守的丹麦至挪威北部一带的海岸线。尽管如此,在英军从法国敦刻尔克撤离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已开始考虑对德军占领区发动攻势作战。他就是英国参谋总长约翰·格里尔·迪尔上将的副官达托莱·克拉克陆军中校。他根据当时英国军队的状况,提议用少数小规模部队连续偷袭挪威西海岸的纳尔维克至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一线的德军阵地,消耗德军的攻击力量。这是当时唯一能够重创德军的反击办法。这一提议得到了英国战时内阁的赞赏,并于第二天就将这一方案呈报给了丘吉尔首相。
克拉克的这一偷袭方案得到了丘吉尔首相的赞同批准。但是,一些人认为,英国军队在遭到如此巨大损失的局势下,克拉克的构想如同“以卵击石”。而丘吉尔坚持认为,这种破坏性的袭扰,如果计划周密、实施得当,就能使德军回过头去加强自己的防线,将会牵制敌人大量的部队,削弱德军在其他战场上的战斗力。同时,成功的偷袭行动能极大地鼓舞全国军民抗击德军的信心,有利于整个反击战场的形势。当天下午,陆军总参谋部立即成立了执行这个计划的“M09科”,指示克拉克中校尽快组建袭击部队,渡过英吉利海峡,对德军阵地发动突然袭击。
鉴于德军将进攻英国本土,丘吉尔首相要求克拉克在组建偷袭部队时,不能整建制地抽调防卫本土的部队;尽量可能少地带走武器;队员可编1万人,从现有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挑选;携带武器为汤姆逊轻机枪和手榴弹,必要时可以使用摩托车和装甲车;当德军对英国本土发动进攻时,必须在海岸线担任对付德军进攻的任务,其他则由克拉克中校自行决定。
究竟是将本土防卫部队按原建制调入这支部队,还是从一些部队中挑选,在总参谋内部也有争议。后来,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按原标准建制调人组建袭击部队,不适应于进行非正规战行动,也很难保证这支部队的质量和达到预想的袭击效果。于是便决定尊重丘吉尔首相的建议。
克拉克中校亲自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挑选了几百名有作战经验的优秀官兵,于1940年6月下旬组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比较正规独立的、执行特殊任务的新型部队。最初编为10支“袭击部队”,每支部队辖2个小队,每支小队有3名军官和47名士兵,完全由血气方刚、机智勇敢的小伙子组成,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汤姆逊轻机枪、冲锋枪和越野摩托车及轻型汽车。
这支担负特殊任务的新型部队成立后,起个什么名字呢?根据丘吉尔首相的提议,先打算称此部队为“奇袭部队”或叫“豹部队”,但英军很多人对四十多年前在非洲大陆饱尝的苦头和布尔人出其不意的袭击记忆犹新,于是就用“哥曼德”这一名词,命名了这支特殊部队。
“哥曼德”特种部队诞生不久,就积极寻找战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二次世界大战为“哥曼德”提供了施展本领的舞台。
经典战例
1940年6月23日深夜,由托德少校指挥了第8独立中队所属的120名特种队员,分乘6艘救护艇,从纽黑文、福克斯通、多佛尔等港口出发,在空军的掩护下,对法国北部沿岸的布伦和贝尔克两个港口城市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哥曼德”成立后向德军发起的首次攻击。袭击部队快要进入布伦港时,被德军探照灯发现,接着就遭到巡逻艇的追击,巡逻艇炮火十分猛烈。由于袭击部队装备约半数是轻机枪,很难抵抗德军的炮火,只得迅速撤离,另寻目标再次组织袭击。但从贝尔克以南6千米登陆的袭击分队,行动十分隐蔽,突然向一个德军据点投掷了手榴弹,打死了2名哨兵。
7月14日,“哥曼德”实施了第二次袭击战斗行动。目标是位于法国瑟堡以西、英吉利海峡内的格恩济岛。这次袭击行动得到了上级情报部门的大力支持。英国间谍事先获悉,有大约470名德军已被空运到该岛执行守岛任务,岛上一些防御措施还不太完善。参加过第一次袭击行动的指挥官托德少校,这次又受命指挥第11独立中队及第3“哥曼德”部队的一个分队,在14日的夜晚分别乘坐2艘旧式驱逐舰,驶向英吉利海峡的格恩济岛。当快要接近该岛的时候,袭击部队又换乘5只救护艇,多路向格恩济岛进发。为了防止救护艇的发动机声被岛上德军听到,暴露袭击行动企图,配合行动的英国空军侦察机故意发出隆隆的响声,在格恩济岛上空盘旋。担任佯攻支援的分队,分别对塞纳湾和瑟堡半岛采取了行动,全力保障袭击部队的行动。特种突袭部队隐蔽地实施登陆,轻松地夺取并控制了格恩济岛,战斗中“哥曼德”没有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也几乎没有付出流血的代价。这是组建以来,“哥曼德”第一次成功而不流血的行动。
虽然这次袭击行动的战果不大,但在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连受挫,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不到一个月的局势下,就向德军发起反击,无疑鼓舞了英军的士气,也受到英国国民的赞扬。
1941年3月,“哥曼德”第3、第4部队成功地偷袭了挪威西北方向的逻弗敦群岛,俘虏德军士兵216名,抓获60名纳粹党员,击沉11艘德国舰艇,炸毁岛上德军用于制造甘油(制造火药的原料)的鱼油加工厂。而袭击部队损失甚微,只有1名军官因装在裤袋里的手枪走火而死亡。此次袭击行动战果巨大。
“哥曼德”除了组织较大规模的袭击作战外,有时也派遣少量人员进入德军占领区实施骚扰和破坏。例如,1942年4月11日晚,蒙代奈罗上尉和一名士兵,渡过卡努河,深入法国北部的布任港,炸毁了德军的油船。同年9月2日晚,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在英吉利海峡袭击了德军的长斯兹灯塔,俘虏了19名德军士兵。
人员编制及部署
二次大战以后,英军将“哥曼德”划归海军陆战队。目前,英海军陆战队共有7000人,由“哥曼德”部队、“哥曼奇”分队、海上特勤队、训练部队、预备队司令部、募集班等组成。从这种编制和海军陆战队的训练及执行任务的特殊性来看,整个海军陆战队实际上都是“哥曼德”部队。“哥曼德”部队由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普利茅斯)指挥。其兵力包括第3“哥曼德”旅、第95“哥曼德”前线观测团、特别舟艇袭击队和“哥曼德”补给团,总共约3000人。
第3“哥曼德”旅在1945年至1971年间部署在地中海及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担负维护治安、平定骚乱等任务。1971年撤回本国,以备将来参加在欧洲爆发的常规战争。该旅目前的任务是派往北约组织,担任北约组织中英国水陆两栖部队的尖兵。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有时派出一个“哥曼德”营,有时则出动整个旅的兵力。“哥曼德”部队要执行水陆两栖作战、直升机机降作战以及同海军部队的协同作战。“哥曼德”有时还作为陆军的突击部队执行任务,因而有时受陆军领导。从“哥曼德”部队的历史可知,其作战形式一直是以跨海偷袭为主的,所以它拥有袭击舰艇。大型突击航空母舰“竞技神”号于1973年开始装备给“哥曼德”部队,该舰通常可以装载800名武装人员,还可以在短期内扩大两倍的装载量。该舰载有16架通用直升机和4艘登陆艇。但现在,“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主要任务是反潜,原来的任务已降到次要的地位。分别于1965年和1967年服役的“无恐”号及“勇猛”号两栖攻击舰,都可容纳300~650名突击队员,它们已成为“哥曼德”部队的主要袭击舰。
战后,在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之争及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哥曼德”部队都曾有出色的表现,给各国留下了新的更深刻的印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tezhongbudui/202212187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30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2-12-30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