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新新新闻(中央社)昨有某君自南京脱险绕道来汉,谈及倭敌侵入首都以来,其对我军民之种种残杀,淫掠行为,可谓穷凶极恶,惨绝人寰。兹将某君在京所见亲闻者,分述于后:1. 虐杀伤兵:倭兵自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原文如此,实际为十二月十三日——编者)攻入南京后,即每日派兽兵分赴全市各地,搜捕我军军官士兵,并下令凡捕获排长一名奖五十元,连长二百元,营长五百元,团长以上则赏重金,计每日失踪及被捕者百数十人,凡蓄陆军
+ 全文阅读 2022年12月21日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人切身感受了“坚船利炮”的威胁,深感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处境,于是,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策略,学习西洋技术的各式商店、工厂也开始在国内兴办起来。废科举,兴洋务,19世纪下半叶始,新式学堂犹如雨后春笋般从沿海城市遍及大江南北,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以私塾教学为核心的教育形式,加速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化发展的过渡。苏南地区物产丰饶,临近上海,工商业比较发达。
+ 全文阅读 2022年12月13日
自殷周至明清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上下4000年,属于传统医学占优势的时期。但医德观念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 中国医德的起源 中国医德萌芽于原始社会:①互助观念的萌芽。疾病二字,甲骨文作,象征一个人卧在床上。药作有释作医或疛。释拊,也是按摩治病。释作殷,象征持针刺人腹之意。有病卧床靠人治疗,象征互助观念的萌芽。②生命神圣观点的萌芽。灵魂崇拜是生命神圣论的萌芽。旧石器时代的人骨化
+ 全文阅读 2023年01月15日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勇哉壮节首捐躯,无愧同袍夸胆识。郑观应写的这首《忆大东沟战事感作》的诗歌,生动地描述了甲午海战扣人心弦的悲壮情景,歌颂了“致远”号管带(舰长)、我国海军早期名将邓世昌。邓世昌是近代史上着名的爱国人物,他壮烈殉国的英雄业迹,人们至今难以忘怀。立志图强广州海珠区宝岗体育场西边,俗名叫“龙异尾”的地方,有一间普通的农民住的小平房,一八四九年
+ 全文阅读 2022年12月20日
当前位置:首页徐光启
186

2022-11-22

《徐光启传》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徐光启在崇祯三年(1630)任礼部尚书,1632年任东辽大学士,入内阁主持政务。东阁是皇宫内的一座殿阁,加上其他的殿阁,如武英殿、文渊阁等,总称内阁。内阁大学士是一品官,掌管国家大事,地位相当于宰相。在封建社会,一个人做到了宰相,可算人臣的权力达到了极点。徐光启受命入阁,立即贺客盈门,几乎把那间小房子挤破。而他本人却冷淡得很。一连几天,他从内阁出来,就到观象台上观星,以躲避贺客。他两次上书

171

2022-11-22

《徐光启传》修崇祯历

修崇祯历明朝崇祯二年(1629)五月初一,根据钦天监的预测,这一天上午将出现日偏食。清晨,钦天监的官员们就爬上了北京东城齐化门城头上的观象台,忙着做各种准备工作,他们有的用日晷来核对时间,有的看漏壶,也是为了定时间。还有的人搬出了几只盆子,里面盛着清水,这是供人们观察日食用的,因为长时间注视太阳,会损伤眼睛,所以观察日食,采用水中倒影的办法比较好。根据预测,日食将于上午十点三刻得开始。可是,时间到

205

2022-11-22

《徐光启传》农政金书

农政金书明朝天启五年(1625),徐光启回到了上海老家,这时,他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看到儿子徐骥经营家业日渐兴旺,颇感欣慰。原来的老屋已经被拆掉了,改建成拥有几间屋的楼房。房后有个院子,比以前的大多了,里面栽着几种花卉和草药,在城外原有一块耕地,它的面积也扩大了许多。徐光启本来可以舒适地度过晚年,可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还要继续进行他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和以前不同的是由于年事已高,不能更多地干体

184

2022-11-22

《徐光启传》通州练兵

通州练兵万历四十六年(1618)春天,北京城的百姓似乎没有感觉到明媚的阳光所带来的春的气息,没有什么要紧事都不愿出门。人们心头笼罩着一层阴云。早上,徐光启照例到詹事府去上班。刚走进大门,一个官员就偷偷地对他说:“听说三路溃败,还有一路保全下来,也撤退了。”徐光启低声说:“唉,损失太惨重了。”两人边说边往屋里走。陆陆续续走进屋的官员都面带忧郁之色,三三两两低声谈话。人们谈论的是东北战事的消息,这本来

234

2022-11-22

《徐光启传》津门垦荒

津门垦荒一天,徐光启从翰林院回到家里,闷闷不乐。他拉开抽屉,拿出纸张铺在桌上给上海的儿子写信,让徐骥设法在上海城外找一处有田有屋,有池塘的地方买下来,并告诉家人他要回上海了。他把一个仆人喊了进来。现在这家里就剩下徐光启和一个仆人了。原来,徐思诚死后,徐光启守孝三年,家里人就都跟着回上海去了,以后再也没到北京来。徐光启的生活就由一个男仆来照顾了。“老爷,有什么事要吩咐吗?”仆人问道。“你把这封信发出

189

2022-11-22

《徐光启传》种植甘薯

种植甘薯徐光启在上海南门外,安葬了他的父亲徐思诚,并在墓旁修了几间茅屋。按照明朝的规定,一个官员死了父母,要立即停职,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要住在墓地附近,身穿粗麻布的衣服,不许参加任何娱乐活动,以表示对死去的父母的悼念。所以,徐光启就住在茅屋里。徐光启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计划利用守孝这三年专心在这里进行农业生产的科学研究。陪他住在茅屋里的还有他的儿子徐骥和雇来的一位长工。在茅屋的前面,有一片空地,

207

2022-11-22

徐光启传《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徐光启从小就生活在贫苦的环境里,但他热爱科学。他渴望在科学研究中作出贡献的意志始终不渝。可是,在封建社会,科学家的事业是根本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帮助的,所以他想能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的富国强兵的政治抱负,为自己的学习和科学研究创造条件。万历三十二年(1604),徐光启中了进士,并进翰林院,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愿望。翰林院是贮备人才、研究学问和进一步培养封建官僚的场所。是一个预备官名,没有什么

214

2022-11-22

《徐光启传》访郭居静

访郭居静上海有一家官僚地主姓赵,赵家的赵灼、赵焕两兄弟都做过高级官吏,有钱有势。一天赵焕慕名找到徐光启。“子先兄,我对你的学识早有耳闻,今天特来请你到我家去教书,不知您意下如何?”徐光启,字子先,所以赵焕称他子先兄。“我现在正在村学里教书,恐难分身。对您的盛情,我深表感谢。”赵焕见徐光启推托,便着急地说:“我儿赵公益十分仰慕您,非常希望你到家中任教。”然后又讲了要以优厚的条件聘徐光启之类的话。直到

480

2022-11-22

《徐光启传》参加乡试

参加乡试明朝的读书人,一般都要走一条科举之路。先是考入县学,成为秀才,然后参加“乡试”考举人,之后到京城参加全国的“会试”,再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得中者就是进士,便可以做官。从此就可以拥有荣华富贵,施展政治抱负了。徐光启也是走的这样一条仕途进取之路。但他又和一般的读书人不一样。别人是一心只读仁厚家经典,做八股文章。而他则是一边读书,一边搞科学研究。又由于家庭的贫困,他还要靠教书、参加农业生

196

2022-11-22

《徐光启传》试种芜菁

试种芜菁一天,徐光启教的学生阿平家里来了位远方的各人,阿平的父亲就把徐光启请到家里陪客人吃饭。席间,阿平的母亲端上一道菜,徐光启夹起一块放到嘴里。“这是什么菜?真好吃,像萝卜一样脆,还有甜味。”阿平的父亲答道:“这菜的名字叫芜菁。是这位河北客人来上海贩棉布,顺便捎来的家乡特产。”然后,对着厨房喊道:“阿平妈,拿来两棵生芜菁给阿启看看。”这芜菁上部长着绿叶,下面是白色的呈球形的根,形似大萝卜。徐光启

175

2022-11-22

《徐光启传》学种棉花

学种棉花徐光启中了秀才,就成为一名县学的生员了。县学是县里的官办学校,设在文庙(就是孔庙)里面。县学里有教官,向秀才们传授孔孟之道。县学不经常上课,而是定期聚会或考核。按明朝社会的一般习俗,秀才可以得到官府的津贴,但很少,难以用来养家糊口。所以秀才们只得一面应付县学里的作业,同时找个村学或家馆去教书,徐光启也是走的教书这条路。徐光启的教学是很有特点的,他虽然也讲仁厚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孟子》、

183

2022-11-22

《徐光启传》洼地植柳

洼地植柳明代万历九年(1581),19岁的徐光启,按照祖母和父母的旨意,去金山邮政(现在上海市金山县境)参加院试,考取秀才。考试结束,回到家后,徐光启再也不愿看讨厌的八股文了,就拿起了锄头、铁锨,整天在地里忙活。徐光启家的这块地,是早年他的祖父买下的。因为这块地不是旱就是涝,十年九不收,所以徐家不愿种,别人也不愿租种,时间一长,就成了块荒地,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徐光启看到这块地荒着觉得太可惜了,一

208

2022-11-22

《徐光启传记》少年壮志

少年壮志明朝末年,上海还仅仅是个县城,大体上位于现在的上海南市区。出了上海县城不远,有座龙华寺,附近的老百姓凑钱请了位先生,就在里面办起了村学。隆冬的一天,寒风凛冽,雪花纷纷,中午散学的时候,孩子们都跑回家吃饭了,独有一个学生踏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到新修的上海县城墙边,并攀了上去。路上一位行人看到了惊呼:“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快下来。”这个小孩像没听见似的,站在城垛子上,仰望着空中飘舞的雪花,一副若有

最新动态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