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祖冲之后来出任娄县 (今江苏昆山东北) 县令、谒者仆射等职。最初,宋武帝刘裕平叛关中地区时,得到姚兴的指南车,这辆车只有外壳而没有内部的机件。每次使用它的时候,都得让人在里面转动。宋顺帝升明年间(477~479),后来的齐高帝萧道成辅佐朝政,命祖冲之研究运用古时的制造法来修复它。祖冲之重新制造了铜制机件,于是车子可以不停地转动,而指出的方向始终是南方,自马均以来还没有过这种事例。当时有个叫索驭駘的
+ 全文阅读 2023年01月20日
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病人取垂头仰卧位,局部先用乙醚或丙酮除去油污,然后用碘酊消毒,铺巾,用14号针连接针筒(内吸入2~3mL盐水),在局麻下自锁骨中点的骨膜下缘进针,针尖指向锁骨上凹,当穿入静脉抽得血液后,再进针数毫米以使针头的整个斜面进入静脉以内,嘱病人暂停呼吸,此时,卸下针筒,用拇指塞住针孔,以免进入空气,发生气栓,迅速将预先充满好生理盐水的硅胶管(或医用塑料管),插入针腔,徐徐推进导管
+ 全文阅读 2023年01月07日
宣曲(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斗门镇东南)任氏的祖先曾担任督道仓守吏。秦朝衰败之时,豪绅大户争相夺取金玉珍宝,而只有任氏独自把仓库中的粮食藏在地窖中。后来楚汉两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长久对峙,百姓无法耕种田地,每石米的价钱涨到了1万钱。任氏此时出售窖藏的粮食,很快,豪绅大户的金玉统统都转归了任氏,任氏因此发了大财。富人们有了资财都争相奢侈挥霍,而任氏却能放下有钱人的架子节俭度日,致力于农田畜牧。田地和
+ 全文阅读 2023年01月23日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中宗遇毒暴死。当时是马秦客伺候中宗疾病的,所以人们都归罪于马秦客和安乐公主。韦后害怕,对中宗死保密而不发丧,叫亲信到宫中谋划对策,派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掌管政事,留守东都(今河南洛阳);又命左金吾大将军赵承恩及宦官左监门卫大将军薛崇简率兵500人前往均州(今湖北丹江口西北),以防备谯王重福,韦后同兄太子少保韦温定策,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召集各府兵5万人驻扎京城,
+ 全文阅读 2023年01月23日
当前位置:首页赵翼
265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状元与探花的互换》

乾隆二十六年(1761),乃实现天山南路统一后未久,也是孝圣宪皇后七十大寿(皇太后生日为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之期,且于正月间紫光阁又建成,朝廷特举行恩科会试。这一年,瓯北才35岁,当然仍要赴考,再试身手。会试前,在军机处供职的御史睦朝栋,以泄密事被下刑部狱,坐以大辟。如此一来,议论纷起,军机大臣及其属吏都成了众矢之的。再加上去年会试,状元毕沅、榜眼诸桐屿都出自军机处,以致有“历科鼎甲皆为军机处所占

14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注重涵养史识》

王鸣盛、钱大昕二人,幼即沉潜于经史,且受到严格的正规训练,又有名师指教、朋俦切磋点拨,故打下良好的治学基础。踏上仕途之后,又基本没有脱离书生本业,往往任翰林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之类与经史密不可分的文官。所以,他们辞官归里后,积极从事史学与经学之研究,乃是顺理成章之事,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惠栋等吴派学者的影响,但在具体操作上,又具有自己的学术个性。就惠栋而论,其为学之着眼点,除经书外,重在《左传》

赵翼生平事迹《注重涵养史识》

14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治史不傍门户》

古人为学,往往重家法之承继,学问之渊源。此风由来已久。自汉“专门之学兴,命氏之儒起,《六经》、《五典》,各信师承,嗣守章句,期乎勿失”①。“汉儒重师承,无师说者不敢强为之解”②。宋明之时,为宋学者不仅对汉儒大加挞伐,抑且同室操戈,为朱子之学者攻陆象山,为陆子之学者攻朱熹。“至明姚江之学兴,尊陆卑朱,天下士翕然从风。③”入清之后,“为王学者遂视朱子为仇雠,朱子之徒又斥陆、王为异端。而攻击者并文成之事

赵翼生平事迹《治史不傍门户》

18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整顿铅厂与去官归里》

农历八月间,瓯北辞别广州故旧,携家由珠江乘船溯流而上,至佛山附近的三水,始与家人分手。临别之际,老母丁太恭人,握着瓯北的手,眼含泪花,一再叮嘱儿子:寒门子弟,官至四品,应该知足,为官廉洁才是远大之谋。瓯北坚定地向老母表示:“养亲须洗腆,教子莫闻咻。不用规知足,将归奉白头。”①“洗腆”,语出《书·酒诰》,是说孝养父母,应亲自洗涤器具,奉上丰盛的酒食,善待老人。由本诗可知,瓯北尚未赴贵州兵备之任,已流

12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掌教扬州动悲吟》

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春初,乾隆帝开始了他的第六次南巡,农历三月初抵达扬州。在籍士绅照例前往迎驾,瓯北自然也在其列。此次扬州之行,58岁的瓯北,缘两淮鹾使全德(号惕庄)之荐,得任扬州安定书院掌教。此前,瓯北曾先后掌教于淮阳、乐仪二书院,或是因工作环境不够理想的缘故,故转而至扬州执教事。也是在这段时间内,他将家由乡下的西干里,移至常州城内濒临白云渡的顾塘桥附近(今江苏省常州市延陵西路),可谓心

16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以特恩出守广州》

在此之前,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两广总督李侍尧来广西南宁,对左江道员宋淇源说:“广州府缺出,广东知府内无可调者,欲向广西选调。而广西各府亦少能事者,惟镇安赵守可胜任。”意思是想让宋将消息透露给瓯北,料定瓯北必前来恳求,借机可将其笼络。宋淇源熟谙官场机窍,马上找到瓯北,说道:“李公意已欲调君,但须君进见一面恳耳。”但在瓯北看来,恩出私门,则会束缚自己手脚,不利于施惠政于民,何况李侍尧贪黩之名早有耳闻呢?

14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移官贵西》

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四月,广州知府赵瓯北,奉旨升任贵州分巡贵西兵备道,由从四品擢为正四品。清代的道员,以其名称的不同,“各掌分守、分巡及河粮盐茶,或兼水利驿传,或兼关务屯田,并佐藩臬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励风俗、简军实、固封守,以帅所属而廉察其政治”④。兵备道之称,沿自明,本为以文官而协理总兵之军务。至清,凡重要区域之道员多加此名。按照清代惯例,对官吏的考核,三年一次,即所谓大计。而后,

135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学术现状的反思与为学重心的转移》

经历了明清之交的时代骤变,各阶层读书人的学术追求往往呈多元趋势。清初统治者所推行的文化专制对人们思想的严酷桎梏,致使人们的视阈更多地拘囿于经史,激使其对学术问题有了更冷静、更理智的思考。因而,什么是学,为什么学,学术的意义与价值何在?成了有清一代不少人时而思考的问题。著名学者钱大昕说道:自科举之法行,士大夫习其业者,非孔孟之书不观,非程朱之说不用,国无异学,学无他师,真所谓一道德以同风俗者矣。然学

159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心系社稷的老者》

乾隆五十八年(1793)秋冬之交,瓯北应友人之约又往扬州。此时,他早已得知两淮盐运使柴桢以赃败受诛,故笔下景物也呈现出“江声连日壮,山骨入秋高”①的豪壮气象。原来,柴桢由浙江盐道迁两淮盐运使,因浙江盐道库藏亏空甚多,便私移两淮盐课二十二万补之。两淮盐政全德曾上疏弹劾,几遭不测。②朝廷派员清查此案时,于柴桢簿书中发现有“馈福公一千两”之语。据说,此处所谓福公,是指尚书福长安,并非福崧。“而嵩(崧)素

161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无力回天的叹慨》

嘉庆初,虽说湖南苗民反抗清王朝的斗争,因石柳邓父子被擒,暂时处于低潮,但是,“川、鄂、黔、粤之民困于征苗之役,失业者多,咸有嚣然思乱之心”③,白莲教起义遂接连发生。湖北除刘之协外,姚之富、齐王氏起义于襄阳,孙士凤、徐天德在四川举事,张士龙、张汉潮、张天伦造反于陕西。不过数月,起义的怒火便蔓延于四川、陕西、甘肃、河南各地,使得清王朝四处派兵,首尾难顾。瓯北由其阶级立场所决定,自然将起义的饥民斥为“流

142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盛世乱象与应约参军》

自乾隆中叶以来,战乱此起彼伏。缅甸之役刚罢,大、小金川复叛,四川总督阿尔泰征剿不力,被撤职查办,寻赐死。继任者桂林因攻小金川败绩,亦被褫职。三十八年(1773)六月,木果木兵变,大学士温福死于兵。次年九月,兖州百姓王伦聚众造反,连陷堂邑、阳谷等县,直奔直隶州临清,搅得统治者惶惶不安。四十二年(1777)十二月,河州(今甘肃兰州附近)教民王伏林率众击溃官军。四十六年(1781),兰州回教徒苏四十三聚

赵翼生平事迹《盛世乱象与应约参军》

126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著述中的戏曲史料》

赵翼是清代乾嘉之时的著名诗人,又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史学家。在他的各类著述中,竟然收录有不少与戏曲相关的史料,殊为难得。笔者在搜集清代散见戏曲史料时,辑得其相关诗作六十余题,近百首,有关戏曲本事考据、字词溯源、演出状况的载述二十余则,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因此,有必要作一系统梳理。总体来看,瓯北笔下的戏曲史料之价值,约略有如下几点: 一是有关歌舞技艺、各种戏曲的演出 瓯北生活在戏曲活动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著述中的戏曲史料》

148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与袁枚等诗友的交往》

张舟(字廉船)曾与瓯北“共踏京华”,相识已久。其人身材虽并不高大,但很有才气,过目不忘,聪颖过人,笔吐龙蛇,摇曳生姿。年轻时即心高气盛,写诗时作怨愤之语,气冲斗牛。然而,却命运多舛,功名失意,多年尽力拼搏,仍落拓不偶,以致四处流落,无所归依。当年瓯北任广州知府时,曾欲招他入幕,但他为擢取一第,迟迟未成行,不料,至今仍是沦落不堪。他为保全读书人体面,不愿依人为活,曾谢绝过毕沅邀游灵岩山馆的约请。但他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与袁枚等诗友的交往》

14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与洪亮吉的忘年交》

瓯北与人交往,如上文所叙,贵在能容人,不仅以虚怀若谷的姿态,不断接纳别人的长处,也能正确对待对方所表现出的种种不足。他与同乡后辈洪亮吉的交往,便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洪亮吉性情褊急,但讲求志节,注重友情。他六岁丧父,随母侨居外家蒋氏,18岁就读北郭邹翁家,翁怜其贫,欲以女嫁之。亮吉因“已聘贫家女”蒋氏,故婉言谢绝,但邹翁的照抚之恩,他刻骨难忘,曾作《郭北篇》以志感念之意。且事母至孝,以笔墨赀奉养母。客

103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所交往的闺阁诗人》

瓯北晚年乡居,不仅对后辈诗家积极扶植,即使对女诗人,也竭尽惓惓之心。常熟女才子归懋仪(字佩珊),著有《绣余集》(—称《绣余小草》、《绣余吟草》),寄呈瓯北—读。懋仪乃巡道归朝煦女,自幼受其母李心敬影响,酷爱写诗,长嫁与监生李学璜,夫妇甚相得,更专意为诗,“闭门不见人,独与古人战”②。为诗时有佳构,如《柳》:“密叶笼堤暗,长条著水轻。春风一披拂,无限玉关情”;《暮秋忆弟妹》:“城角秋笳起暮愁,一天凉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所交往的闺阁诗人》

129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对戏曲价值的估价》

赵翼所生活的时代,应该是有清一代文化禁锢最为严酷的一个历史时段。清代的重大文字狱,大多发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库全书》纂修肇始之后这段时间内。乾隆皇帝巡视贡院时,口称“从今不薄读书人”②,却心不应口,对读书人多有戒心,时而在其文集中抓住某些碍眼字句不放,动辄按“大不敬”论罪,且牵连甚多,凡接收、发卖、刻字、刷印、投寄者,及为某禁书作序、提供素材、协同参订者,逐一严办,或抄没家产,或流放荒

135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的戏曲考证》

江苏乃人文荟萃之地,问学之风甚盛。清初,顾炎武、阎若璩诸大儒,为学“酌古通今,旁推互证,不为空谈”④,“遇有疑义,反复穷究,必得其解乃已”⑤,为江苏一带考据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翼虽不以考据名家,但他所生活地域的考据学风,则无形中对他的问学取向产生不少影响。瓯北对戏曲的考证,主要表现在对相关剧作本事的追索。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杂剧,乃中国戏剧史上难得的一部大悲剧。以屠岸贾的搜孤、害孤与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的戏曲考证》

129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瓯北的军幕建言》

瓯北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月间离开常州,一路经仙霞岭(今浙江江山县南)、渔梁驿(今福建浦城县西北)、建阳(今属福建)等地,往西南进发,抵达福州后,又随李侍尧濒海而行。至农历二月十七日,到达与台湾隔海而望的泉州,观察地理形势,细勘进军路线。此时,福建水师提督黄仕简,已率兵由厦门渡海入台湾府,陆路提督任承恩也率兵由蚶江(在福州晋江境)入鹿港,副将徐鼎才由闽安渡海入北淡水。黄仕简命柴大纪北取诸罗,

126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暮年“犹勤手一编”》

晚年的赵瓯北,虽说多年高卧江湖,但他从未因林下散诞的生活方式而将自身混同流俗,依然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迎接未来,品味人生。当然,他有时也常为抽身官场过早,未能实现庇天下寒士的夙愿而深表遗憾,叹慨“只愧东山但高卧,曾无丝发济苍生”③,但忏悔过后,更注重对现实人生的珍惜,“高枕北窗寻乐地,拥书南面作长城。衰残敢谓无余事,炳烛光犹到晓明”①,决计像“桂前荷后”开放的蓝菊那样,悄然吐芳,“弥缝一段秋”,

赵翼生平事迹《暮年“犹勤手一编”》

148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寄寓汪府“商文史”》

此次顺天乡试,赵翼果然遇到了识马的伯乐。主考官汪由敦后来回忆称:余主庚午京闱,得一五经卷,才气超轶,兼数人之长。二场所拟诏诰,复极典雅,心知为才士,亟取入解额。及榜发,则阳湖赵生云崧也。谒见时布衣徒步,英气逼人,目光烂烂如岩下电。叩其所学,自秦汉以来诗、古文源流,已皆窥涉津奥,遂延课两儿子。④话语间充满爱抚之意。知赵翼所修《宫史》已告竣,即将他接入家中,以代笔札。自此,汪氏凡应制诗文,皆由赵翼代拟

13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厚重踏实的吴地学风》

清代一些学人,最常述及的话题乃是“通经致用”。这则说明,经学的研究应落实到“用”,已成为那一时段不少学者的共识。然而,“通经致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学术命题,操作起来并非易事。什么是“用”?如何“用”?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似乎大都含混不清。更多的人却慑于文字狱的压力,把目光投入经学,做起“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文章来。“为避时忌,聊以自藏”,将经世之学引入纯学术的路径,为考据而考据,抛弃宋明理学的

132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宏博贯通的扬州学术》

瓯北曾两度掌教事的扬州,也是文人乐于逗留之地,学术风气同样很浓。扬州乃盐业重镇,江北著名商埠。《清稗类钞》“扬州鹾商好客”条谓:扬州为鹾商所萃,类皆风雅好客,喜招名士以自重,而小玲珑山馆主人马秋玉(曰琯)、佩兮(曰璐)昆仲尤为众望所归。时卢雅雨(见曾)任运使,又能奔走寒畯,于是四方之士辐辏于邗,而浙人尤多。①马氏弟兄,好学博古,“所与游皆当世名家。四方之士过之,适馆授餐,终身无倦色”②。曾为朱彝尊

138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和珅势败与朝野动荡》

在封建时代“家天下”的伦理框架下,京师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在朝官宦和在野士绅的神经。他们凭着政治的敏感,在默默感悟着这欲来之“山雨”的征兆,对未来形势作出不同的判断。嘉庆四年(1799)春初,京城发生两件震动朝野的大事。一是89岁的乾隆皇帝,于农历正月初三驾崩;一是气焰熏天的佞臣和珅事败伏法。在弘历统治的六十年间,两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还击退了廓尔喀部对西藏的进犯,并对西南地区

赵翼生平事迹《和珅势败与朝野动荡》

109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供职军机与“蜚语中伤”》

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夏,赵翼担任内阁中书首尾将近一年,即被选为军机处行走。此后,几乎每年都随驾去木兰场围猎。乾隆二十三年(1758)秋,当赵翼由木兰围场回到京都时,已是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此时,其妻刘夫人竟撇下幼弱的女儿,撒手归西。前不久,汝明死于故乡,弟媳周氏来依也死于京师。生活就是这样的无情。然而,事情还并非仅仅如此,政治上的倾陷又接踵而至。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本来,傅、汪二公对赵翼的特别

12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尴尬的补官之旅》

乾隆四十二年(1777),瓯北之母丁氏已是八十高龄,年老体弱,多病缠身,于农历六月间寿终正寝。奉母甚孝的瓯北,深为亡母之痛所缠绕,心绪不佳,一切庶务懒于应酬,只是“闭门谢时人,日与古人战”④。在瓯北看来,历史上那些有诗文流传后世者,在当时大都为绝代才人,他们虽说久已作古,去今已远,但形去神留。作为一介书生,若沉潜书海,博览群籍,无疑是很有价值的精神漫游。陶醉在古代典籍中,对自己内在心理也是一个很大

153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复回镇安》

到了农历五月间,朝廷降旨,令在滇从军的邻省官员各归本任。43岁的瓯北,遂辞别傅恒等人,自腾越启程,返回镇安。他在《奉命回粤途次口占》(之二)诗中写道:“归程遥指粤西天,竹马重烦夹道边。昔到曾怜悬磬室,再来忍敛拔钉钱。单车按部惟携鹤,一垡催耕有叱犍。韬略生平原未读,勉为循吏报恩偏。”②瓯北在路途跋涉五十余天,经点苍山(在今云南大理西)下,过安宁州(今属云南)至路南(今属云南)抵广南(今属云南)入土富

172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赴津门冒籍应考》

乾隆十四年(1749)春,23岁的赵翼,告别家乡亲友,偕同族孙赵敷廷,搭乘别人的运租船,沿运河入京,客于外舅刘午岩馆舍。刘午岩又客寓吏部重臣尹继善幕。虽说尹继善享有援引贤才之誉,但刘午岩寄人篱下,一介寒儒,在显宦前自然不便多言。而赵翼却是再依篱下之人,就更可悲了。他孑然一身,孤寂寥落,未免有“长安索米怅何依,年少江南一布衣”①之叹。只是后来,渐与在京的文士相往还,作诗酬应,始“才名一日动辇下”。刑

113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赴滇从军》

瓯北把家事料理完备,府署中公事也一一妥善交代,然后于农历五月九日启程赴滇。经过三四十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永昌。定边将军兼总督阿里袞令瓯北入幕参谋军事。同在将军幕中的还有诺穆亲、朗明善、萨灵阿诸人,均为军机故人,“天涯朋旧,一时聚首”,好不快意,可谓“万里风烟蛮子国,一窗灯火故人情”⑤。永昌距中缅边界不过二百余里,清廷陈兵于此,一场战争势所难免。据史载,中缅两国自元代以来,虽时有战事发生,但也经常

赵翼生平事迹《赴滇从军》

11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五章 林下犹抱忧国心》

在传统社会中,学养有素的读书人,往往奉行“独善其身”的古训,既不能为官为宦,施惠于一方百姓,便退而“吾日三省吾身”,追求个人道德的完善。而瓯北在辞去扬州安定书院教职后,虽说以“老耕夫”自许,但经常把个人苦乐与国家前途、自身进取联系在一起来思考。他以独特的视野,关注着国家的局势,以宽阔的胸怀,接纳着不同性格的诗侣吟朋,面对动荡不安的清王朝政局,频频发出低沉而凝重的咏叹。

128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四章 “幽栖十载”与“老作参军”》

乾隆三十八年(1773)农历二月二十日,瓯北携眷终于回到了阔别数载的家乡。他有感于母亲已是七十六岁高龄,身体大不如以前,便遣人赴部具呈,乞居乡奉养。也就在这前后,他开始了《陔余丛考》诸书的写作。无官一身轻,由官而民这一角色的转变,使他有了更多与百姓接触的机会。大概在这年的秋季,瓯北倾囊所有,在阳湖之滨买了三十亩废地,结茅建房。这里地处旷野,濒临湖水,空气新鲜,真是“古来空说田园味,不到田园味岂真”

12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十章 瓯北治史的理性自觉》

清代学者为时代风气所浸染,潜心史学研究者不乏其人,著述亦纷纷传世。清代中叶,在史学研究方面成就最突出的,当属赵翼、王鸣盛、钱大昕三人。他们名声相侔,旗鼓相当,也是时相过从的好友。然而,他们的历史研究,侧重点又略有不同。台湾学者李宗侗在《中国史学史》“清代的史学”一节中说:“钱氏所注重多在事实之考订,年月之辨正;而赵氏则较扩充范围,将相类之事实,或相连之事实,比附参证,以得一代之特征。”而钱氏之书性

115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三章 由广州“善地”而移官贵西“贫署”》

瓯北在镇安知府任上,虽说频繁外出,“以事赴省凡四次,又从军滇中两阅岁”①,但对此地的风俗民情总算已比较熟悉,且采取了一些剔除弊政、有利于百姓的果断举措,在具体事件处理中增长了才干,开阔了视野,正所谓“吏事渐增新学问,诗情兼谱野歌谣”②。当他正欲大展身手、施惠一方之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乾隆三十五年(1770)三月,已是44岁的瓯北,又奉旨调任广州知府。

102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七章 瓯北的以诚交友》

瓯北为人豁达大度,待人真诚宽厚,而且他游踪甚广,北至京师、热河、木兰围场,南至两广、云贵。每到一处,都以其豪爽热情而结交了一大批朋友,其间有诗坛吟侣、有落魄书生、有当道大僚、也有闺中俊彦。无论与何等人交往,他都能恪守古时仁人志士那种“与人为善”、“见贤而思齐”的道德规范,殊为不易。

101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九章 瓯北对戏曲艺术的接纳与思考》

江苏历来以文化大省著称,而江苏的戏曲文化更是为人们所推重。如果说元代杂剧的发展重镇基本集中在北方,分布在元代京师大都(今北京)以及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山东东平(今山东东平)这三个地域的作家群,代表了元代戏曲创作的主要成就,那么,在明清传奇戏的创作上,江苏籍的作家则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主流地位。江苏的戏曲文化发展,体现着自身的鲜明特色:一是戏曲作家的群体性;二是戏曲流派的丰富性;三是戏曲艺术的创新性

116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第二章 “大魁佹失”前后的岁月》

清代科考,照惯例是三年举行一次,但亦有特例。朝廷“设科取士,原为授官治民,使之练习政事”①,有时官吏乏人,不得不借各种名目额外征召人才。如顺治三年(1646)二月,曾会试天下举人,未几,“又议准再行乡会试,以收人才”②,并将会试日期定于次年二月,以吸引那些流落不归、尚未附清的明遗民。顺治十六年(1659),因“云贵新经内附,地方绥辑需人,见在候选各员尚不足用,应预为征取,以备任使”③,令今秋再行会

16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地域风尚与瓯北治学倾向的确立》

清代是历史上学术风气甚盛的时代,江南的苏、锡、常一带又有着厚重的向学习尚和文化积蕴。赵翼自幼生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积渐有自,对他人生道路的选择,则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故而,他回归故里后,把人生坐标定在了以著述立身上,即所谓“书有一卷传,亦抵公卿贵”②。在数十年的辛勤笔耕中,他勇于探索,孜孜以求,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作。在史学研究方面,瓯北除著有《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③外,尚有《

赵翼生平事迹《地域风尚与瓯北治学倾向的确立》

16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初抵镇安》

乾隆三十一年(1766)农历十一月间,朝中突降特旨,任命年已40的瓯北为广西镇安府知府,这大大出乎其所料。瓯北匆即前往拜见恩师傅恒,以自己“不习吏事”为由,请求他上奏皇帝,收回成命。傅恒随侍乾隆帝多年,深知其脾性,连忙劝阻。但他并非撒手不问,任其自然,而是趁乾隆帝高兴之际,将瓯北“学问优长”上奏。不久,乾隆帝在养心殿接见了瓯北。作为一代帝王,他竟然对瓯北这个七品小官了如指掌,对其“旧时履历、在军机

赵翼生平事迹《初抵镇安》

145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不堪回首的童年》

赵翼的童年,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度过的。随着岁月迁延,家中人口渐多,其弟汝明、汝霖、亭玉先后出生。一家七八口人,所有的财产不过是七间老屋和那一亩八分薄地,衣食不继,只能靠父亲惟宽公微薄的束脩来补充,入不敷出的情况时有发生。到了青黄不接的春季,一家人不得不靠青菜野蔬以糊口。他在晚年所写的《七十自述》一诗中追述道:“童年回忆旧艰辛,天下无如我最贫。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常自甑生尘。饐瓜亭是伤心地,踏菜园

赵翼生平事迹《不堪回首的童年》

114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事关隐忧”的抢米风潮》

嘉庆九年(1804)五月中旬,暴雨连日,大片大片的良田均被无情的大水吞没,“桑田几欲成沧海”,树腰挂满了水草,帆船从桥背驶过,四野大水茫茫,更何谈水稻栽插?在往年这个季节,百姓正忙着脚踏龙骨水车抽水浇田,而今却恰恰相反,“修蛇蜕骨桔槔多,邪许声悲似挽歌。可惜踏车如许力,翻将田水灌塘河”①。目睹这一令人焦灼的水灾后情景,瓯北作为“乡间老耕夫”,虽然不便“出位妄言”,贸然询问“生民病”,但内心却与百姓

147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黔娄何处更求生”》

瓯北面临当时复杂的社会情势,既预感到大清王朝的岌岌可危,又期望封建政权维持残局;既同情贫苦百姓的不幸遭际,又担心他们的过激行为引发动乱。他作为一个敏感的历史学家,明知大清王朝潜在的种种危机不可逆转,但出于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却称“国运正灵长”。然结合其诗中流露出的种种迹象来看,这并非由衷之言。他在《逃荒叹》一诗中写道:男拖棒,女挈筐,过江南下逃灾荒。云是淮扬稽天浸,幸脱鱼腹余羸尪。百十为群踵相接,

130

2022-12-13

赵翼生平事迹《“平生数交契,张蒋最绸缪”》

瓯北晚年曾称:“平生数交契,张蒋最绸缪。”①诗中所指,即蒋士铨、张埙二诗人。他与蒋士铨的交往,当追溯至乾隆十九年(1754)考取内阁中书之后。瓯北称:“忆昨初定交,中书制草拟。暇辄相过从,流连日移晷。寻春同队鱼,骂座触邪廌。”②两人性格相合,蒋则“目无绯紫”、“豪气盖世”,赵亦“直气抗令仆,狂名压金紫”③,故过从甚密,“剧谈声轰然,雅谑笑莞尔。论文频剪烛,角句时拥被”④。如此一来,两家家眷也彼此成

最新动态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