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名起源】《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原文】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注释】①全师避敌:全,保全。本句的意思是,保全自己的部队,避开强大的敌人。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本句出自《易经》“师”卦。左次无咎,未失常也的意思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其比喻意义是扎营在左或在右要依形势而定,并没有一定之规。【译文】为了保全军事实力,就要避开强敌。虽退居
2022-11-11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计名起源】《金瓶梅词话》六十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红楼梦》一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们,那一位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说槐的抱怨。”【原文】大凌小者①,警以诱之②。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③。【注释】①大凌小者:凌,凌驾,领导。②警以诱之:本句的意思是要用警戒的办法去诱导他。③刚中而应,行险
2022-11-11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计名起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道家始祖的这一段论述始终是中华文化重要特色。就像足郑庄公要除掉自己的亲弟弟,就对他的恶行不加约束。刘备怕诸葛亮有朝一日会造反,所以索性献给他这个权力一样。【原文】逼则反兵①,走则减势②。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③,兵不血刃。需,有孚,光④。【注
2022-11-11
第四计以逸待劳【计名起源】《孙子·军争篇》有云:“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虚实篇》也有“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看法。用休整好的军队迎击疲惫不堪的军队,用饱食的部队来对付饥饿的敌人,这是人为造成实力差距的做法。【原文】困敌之势①,不以战②,损刚益柔③。【注释】①困敌之势:让敌方陷入困顿。②不以战:不依靠战争。③损刚益柔:《易
2022-11-11
第十计笑里藏刀【计名起源】《新唐书·李义府传》有云:“义府貌柔恭,与人言嬉怡微笑,而阴贼褊忌著于心,凡忤意者皆中伤之,时号义府‘笑中刀’。”《资治通鉴·唐记》记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原文】信而安之①,阴以
2022-11-11
第七计无中生有【计名起源】无中生有一计的哲学味道比较浓厚。《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战国时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与楚国,希望楚国和齐国断交。楚怀王利欲熏心地答应了。之后齐楚断交张仪却赖账,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秦齐趁势结盟,楚军大败,楚怀王剖地求和。【原文】诳①也,非诳②也,实其所诳也③。少阴、太阴、太阳④。【注释】①诳:欺骗。②非诳:不是完全的欺
2022-11-11
第二计围魏救赵【计名起源】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以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八万援助赵国。孙膑趁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都城,本土兵力空虚,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扑去。魏军闻听老巢起火,急忙回军救援,齐军于桂陵伏击魏国军队,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本计史实最初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注释】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
2022-11-11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计名起源】唐·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红楼梦》九十七回:“(李纨)一头走着,一头落泪,想着:‘……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到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原文】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①,而后乘之。曳其轮也②。【注释】①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句中的几个“其”字,均指友军,盟友。更,改变。抽,抽调。
2022-11-11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计名起源】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二上·玉芙蓉》:“使不了调虎离山计,当不得将军八面威。”【原文】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返③。【注释】①待天以困之:天,指天时,就是自然界的变化。本句的意思是要等待天时,当自然条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为难他。②用人以诱之:人,人为的东西,指代假象。③往蹇来返:此
2022-11-11
第二十三计送交近攻【计名起源】在《战国策·秦策》中,是最早的关于远交近攻战略的记载,范雎和秦昭王的谈话:“大王越韩、魏而攻强齐,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之则害于秦。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赵强则楚附,楚强则赵附。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可虚也。”【原文】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②,害以远隔③。上火下
2022-11-11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计名起源】《礼记·曲礼上》有记载:“效马效羊者右牵之。”关汉卿的杂剧《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二折中有“足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一句。《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原文】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②,少阳③。【注释】①微隙在所必乘:隙,空隙,这里是漏洞、疏
2022-11-11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计名起源】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原意为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发生了,比喻百年不遇的事情。三十六计中的树上开花是一种人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尤其指借助别人的声势提高自己的声望。【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注释】①借局布势,力小势大:本句的意思是指要借助某种局面或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也能做出强大的样子。②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本句
2022-11-11
第六计声东击西【计名起源】《韩非子·说林上》曾经提到:“今荆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淮南子·兵略训》有云:“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朝杜佑的《通典·兵六》里明确指出:“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原文】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④而取之。【注释】①敌志乱苹:志
2022-11-11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计名起源】《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原文】假之以便①,唆之使前②,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③。【注释】①假之以便:假,借。本句的意思是借给敌人一些方便。②唆之使前:唆,唆使,诱使。本句的意思是诱导敌人轻躁冒进深入我方埋伏。③遇毒,位不当也:本句出自《易经》“噬嗑”卦。噬嗑卦的结构是震下离上。上卦为离卦代表火,下卦为震卦代表雷,卦象是雷鸣闪电,刚
2022-11-11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计名起源】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可见对于这种战术的认识很早。西周时,周昭王两次征伐楚国,都有所斩获。楚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周王,他们制造了一艘华丽的战船,并且故意让周王俘获了这艘战船。这艘战船是如此的出众,以至于除了周王本人谁也不配乘坐。但是就在周王坐这条船过汉水的时候,船体突然土崩瓦解,原来船是用胶粘起来的,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泡开。周军遭到追
2022-11-11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计名起源】抛砖引玉的典故来源于唐代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传说常建十分仰慕同时代的大诗人赵嘏的诗才,他一直想看看赵嘏作诗的样子。有一次他听说赵嘏游览灵岩寺,就先一步赶到灵岩寺,在寺庙前墙显眼的地方题了几句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明显是一首没有完成的五言律诗,赵嘏来到寺中一抬头看见这半首诗,就诗兴大发,于是便接了下去:“山光悦鸟性,潭影
2022-11-11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计名起源】《韩非子·内储说下》:“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壁,女乐二八,以荧其意,而乱其政。”《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注释】①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情,情感,情绪,这里指代一切主观因素。本句的意思是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
2022-11-11
第一计瞒天过海【计名起源】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朝鲜。这一天大军行至海边,唐太宗看见碧海无边,有了踌躇退缩之意。这时,大将军薛仁贵请唐太宗先行休息,君臣来到一处营帐,丝竹款款,大家开怀畅饮。不久,只听营帐外风声四起,涛声如雷,唐太宗拉开帷幕一看,营帐在一艘大船上,大船已经出海了!原来薛仁贵怕皇帝动摇军心,于是就施以“瞒天过海”之计,事已至此,唐太宗也只有下定决心了。
2022-11-11
第三十五计连环记【计名起源】“连环计”的出处已不可考,现在多以《三国演义》里的王允“锦云堂暗施连环计”和庞统进献“连环计”为本计的代表事件。【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注释】①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本句出自《易经》“师”卦。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的意思是主帅身在军中指挥不会有过失。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译文】如果敌军强大,那么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其自相
2022-11-11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计名起源】《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原文】势必有损①,损阴②以益阳③。【注释】①势必有损:势,事物的普遍规律。损,损失,减损。②损阴:损,省减,裁撤。阴,已经不起积极作用的部分。③益阳:益,增加。阳,事物欣欣向荣的部分。【译文】按照万物的发展规律来看,月盈而缺,水满则溢,有所损失是必然的。因此要果断放弃那些
2022-11-11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计名起源】苦肉计最早见于一些著名刺客的谋划,如《史记》中豫让漆身吞炭为智伯报仇的故事,《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被人视为苦肉计的典型案例。【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注释】①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本句的意思是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别人就一定认为没有疑点;就在这虚虚实实之间,离间计就可实
2022-11-11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计名起源】空城计的语源不可考。历史上以“空城计”退兵的战例并不少见,但其影响远远不如诸葛亮的空城计。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的故事在民间盛传,因此现多用此故事来定义“空城计”。【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③。【注释】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本句的第一个“虚”是形容词,意思是“空虚的”,第二个“虚”是动词,意思是“让它空虚”
2022-11-11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计名起源】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便使尽些伎俩,千愁断我肚肠,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元·马致远《三度任风子》:“天也,我几时能勾金蝉脱壳,可不道家有老敬老,有小敬小。”《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五回:“这贲四巴不得要去,听见这一声儿,一个金蝉脱壳走了。”清·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这个叫作‘金蝉脱壳
2022-11-11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计名起源】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有云:“岳寿,谁想你浑家将你尸骸烧化了,我如今着你借尸还魂,尸骸是小李屠,魂灵是岳寿。”《西游记》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魏徵奏道:‘御妹偶尔寿促,少苏醒便说此话,此是刘全妻借尸还魂之事。’”清·袁枚《新齐谐·借尸延嗣》:“阎君指长鬼告予曰:‘此尔翁也。着他领尔借尸还魂,生子延祀。’”【原文】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
2022-11-11
第三计借刀杀人【计名起源】借刀杀人的谋略思想由来已久,但这种表述方式提出的比较晚。“借刀杀人”一词最早见于明代汪廷讷的戏剧《兰祝记》“造陷”一回,其中有“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吴,这所谓借刀杀人”一句。这出戏的主要内容是写范仲淹的政敌认为范仲淹是一个文弱书生,因此企图让他带兵去平息西夏叛乱,借西夏人的手除掉范仲淹。【原文】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注
2022-11-11
第二十四计假途代虢【计名起源】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晋苟息请以届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灭虢。”【原文】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注释】①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胁,胁迫。假,凭借。本句的意思是夹在大国之中的小国,若受敌方胁迫屈从于敌国,则我方要借机援救,造成我方与小国共同作战的军事态势。②困,有言不信:本句出自《易经》“困”卦。困卦的结构是坎下兑上,上卦为
2022-11-11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计名起源】本计的语源不详,但是兵者诡道也,扮猪吃老虎的事情从不缺少实践者。【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雷屯也②。【注释】①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宁可假装无知而不行动,不可以假装知道而去轻举妄动。②静不露机,云雷屯也:语出《易经》“屯”卦。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坎上,震为雷,坎为雨,此卦象为雷雨并作,环境险恶,为事困难。云行于上,雷动于下,云在上
2022-11-11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计名起源】浑水摸鱼的战术由来已久,但是这个具体说法的提出却不可考证。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伊索的《伊索寓言·渔夫》曾经记载过浑水摸鱼的故事:一个渔夫的捕鱼方式很奇特,先在一面拦河张网,然后搅动水体让鱼群受惊,有些鱼就撞进网里。有人怪他把水搅混了,大家不能饮用,他却说:“不把水搅混我就捕不到鱼,捕不到鱼我就得饿死,饿死也是大事情。”茅盾《蚀·动摇》:“他又觉得南乡农民的办法,‘也不
2022-11-11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计名起源】“关门捉贼”的出处基本不可考,但是其精义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广为应用,也称为关门打狗,堵住笼子提鸡。特指对小股敌人采用的包围、断后来歼灭的办法。【原文】小敌困之①。剥②,不利有攸往③。【注释】①小敌困之:对弱小或者数量较少的敌人,要设法去困围他。②剥:本句出自《易经》“剥”卦。剥卦的结构是坤下艮上,上卦为艮代表山,下卦为坤代表地。意为大地在吞没山,剥字的意思就是落。③不利
2022-11-11
第九计隔岸观火【计名起源】唐朝乾康的《投谒齐己》有“隔岸观火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一句。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秦相范雎,向他指出白起很快就要代替他的位置了。范雎于是施计策离间了秦王和白起的关系,秦王最后处死了白起。赵国隔岸观火,除去一害。【原文】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注释】①阳乖序乱:阳,公
2022-11-11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计名起源】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东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原文】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注释】①不敌其力:敌,攻打。力,力量全盛的时期。②而消其势:消,根除。势,势
2022-11-11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计名起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名将李靖对唐太宗说:“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法正给黄忠出主意:“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心里正在为难,只听得那女子反客为主,让着说道:‘尊客,请屋里坐。’”【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注释】①乘隙插足,扼其
2022-11-11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计名起源】《孙子·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原文】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注释】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本句出自《易经》“比”卦。比卦的结构是坤下坎上。比字的意思是亲密相依。【译文】在疑阵中布疑阵,让敌方的奸细感到我们对他亲密无间。然后敌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因为假情报来自我们内部,便不会导致被怀疑。【评析】《孙子兵法·用
2022-11-11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计名起源】《祖堂集·七·雪峰和尚》:“雪峰招国。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原文】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②。复者③,阴之媒也④。【注释】①疑以叩实:疑,有疑问。叩,查清楚。本句的意思是,一旦发现了疑点,就应该一查到底弄清楚。②察而后动
2022-11-11
第五计趁火打劫【计名起源】《孙子·始计篇》有记载:“乱而取之”。徐珂在《清稗类钞·盗贼类之趁火打劫》中有相关论述:“有所谓趁火打劫者,临时之盗也。遇有人家失火,即约一二伴侣,飞奔入内,见物即取,或持之,或负之,或扛之。主人加以呵斥,则曰:将为汝寄顿于吾家也。盖仓卒起意,利人之危而乘之也。”【原文】敌之害①大,就势②取利。刚决柔也③。【注释】①害:困难,凶险。②势:敌人的危机。③刚决柔也:出自《易经
2022-11-11
第八计暗度陈仓【计名起源】《史记·高祖本记》记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元朝无名氏的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有“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之句。【原文】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