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司马懿

司马懿传记:《五、耗死诸葛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206 评论:0

五、耗死诸葛亮

诸葛亮返回蜀中之后,韬戈偃武数载。

可是,就在诸葛亮返回蜀中不久,东吴却在东面打起了曹魏的主意。

太和五年,也就是东吴黄龙三年(231)十月,孙权命中郎将孙布,向曹魏诈降,企图诱歼扬州刺史王淩。孙权此举与前几年引诱曹休如出一辙。

孙布派人告诉王淩说,因为路途遥远,担心遭到追击,所以希望王淩派兵接应。孙权则在阜陵设下埋伏。

王淩立功心切,赶紧将孙布投降的消息向满宠报告,请求准予派兵迎接。

征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的满宠怀疑有诈,不肯派兵接应。于是他以王淩的名义回书孙布:

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以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

满宠的回信极有分寸。首先对孙布的“归顺”表示赞赏,接着说,本想派兵迎接的,但是,兵派少了不管用,派多了又容易走漏消息。请孙布审时度势,谨慎把握。

就在这时,朝廷招满宠入朝。满宠行前特地交代都督府长史:“若淩欲往迎,勿与兵也。”

王淩从扬州都督府要不到兵,就自行安排700步骑兵前往迎接,结果被孙布伏兵打败,损失大半。

太和六年(232),东吴陆逊出兵庐江,有人建议满宠赶紧派兵去援救。满宠说:

庐江虽小,将劲兵精,守则经时。又贼舍船二百里来,后尾空县(悬),尚欲诱敌,今宜听其遂进,但恐走不可及耳。

意思是说,庐江虽小,但兵精将勇,不用担心。现在,吴兵舍船登陆,深入200余里,这正是诱敌深入的机会。可以让敌人进来,但进来后想退出去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于是,组织部队向杨宜口开进。

陆逊见满宠出动大军欲断其后路,赶紧退回。

青龙元年(233),满宠有感于合肥南临巢湖、长江,北面远离寿春,敌人(东吴)利用水战优势前来进攻容易,而己方想要救援,必先打退敌人的水军才能解除围困,所以建议在合肥以西30里,构筑新城。

蒋济认为这是示弱于敌,将助长敌人气焰,因而表示反对。

满宠再次上书阐述理由,得到尚书赵咨的赞同。曹睿这才下诏表示同意修筑合肥新城。

东吴连年犯境不说,还联络东北的公孙渊,企图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

北面的轲比能也不安分,于青龙元年(233)阴谋勾结居边守塞的鲜卑步度根一同反叛。

并州刺史毕轨率军出击,欲外威轲比能,内镇步度根。

曹睿担心有失,下诏叮嘱毕轨不要越过句注山。

诏书还没有到,毕轨已经越过句注山,进屯阴馆。派遣部将苏尚、董弼前往追击,结果战败,二将被杀。

曹睿又派遣秦朗率中军前往平叛,最终将叛乱平息。轲比能远遁漠北,步度根后被轲比能所杀。

青龙元年九月,原本在西北安定郡居边守塞的匈奴大人胡薄居、姿职等发动叛乱,司马懿遣将军胡遵等追讨,将其击败。

诸葛亮退回蜀中后也没有闲着。《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载:

(诸葛亮)劝农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民休士,三年而后用之。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为北伐做着长远的全方位准备。

青龙二年(234)春二月,经过近三年休整准备,诸葛亮率10万大军从褒斜谷向曹魏发动第五次进攻。

诸葛亮在发动进攻的同时,知会东吴,请求东吴在东线展开攻势。

这一次,曹魏在西线、东线两个方向同时承受着来自蜀汉和东吴的攻击。

在西线,诸葛亮出褒斜谷,进抵郿县,在渭水南岸扎寨布阵。

《晋书·宣帝纪》讲道:

青龙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司马懿)节度。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休整数载之后再一次北伐,给曹魏造成了不小震动。曹睿根据司马孚“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的建议,任秦朗为征蜀护军,从中军中安排2万步骑兵,配属给司马懿,用于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手下将领建议在渭水以北迎敌,但被司马懿否定。他说:

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

于是,司马懿率大军渡过渭水,在渭南背靠渭水安营拒敌。他对手下将领说:

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诚为可忧;若西上五丈原,诸将无事矣。

司马懿的意思是,如果诸葛亮出武功,循山而东,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到达曹魏西都长安,也就是司马懿都督府所在地,那样将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诸葛亮如果引兵向西,任其怎么折腾,也影响不了大局。

诸葛亮这次取近道由斜谷直接进入关中,看其架势很可能攻击长安,司马懿当然有些紧张。可诸葛亮还是不肯冒险,依然采取稳妥的方式,将部队西移,屯兵于五丈原。

诸葛亮这么做实在是无奈之举。蜀国总体力量没法与曹魏相比,不能到东面的长安去攻坚,与曹魏拼硬实力,只能选择曹魏力量较为薄弱的西面作为战场,采取敲牛皮糖的战术,逐步消耗曹魏力量。其目的很可能是企图以打促变,撬动曹魏政权内部分裂。

这样的战术,也实在为难诸葛亮了。

敲牛皮糖,消耗曹魏实力,蜀汉先天不足。国力弱小不说,还要途经难行的蜀道和险峻的秦岭,尽管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改善了运输条件,但后方补给成为难以补齐的短板。以打促变,可曹魏政权已历三世,又谈何容易!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司马懿悬着的心落下了,曹魏的将领也吃了定心丸。

曹魏雍州刺史郭淮久经历练,眼见诸葛亮进驻五丈原,就觉得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断绝曹魏通往陇右的通道,应该抢先占领,以备不虞。可身边的人不赞同。郭淮于是直接向司马懿提出建议:

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郭淮的建议得到司马懿的赞同。于是,郭淮率部抢先占领北原,然后抓紧时间构筑防御工事。防御工事还没有完工,诸葛亮就率大军赶来。

双方经过短暂交锋之后就停了下来。

几天以后,诸葛亮见郭淮已先机占领北原,强攻不利,于是改变策略,组织部队大张旗鼓向西佯动,以吸引郭淮主力西进,然后分派精锐部队攻占阳燧。

郭淮身边的人见诸葛亮向西运动,以为要进攻驻扎在北原的魏军西部营地。

郭淮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断定诸葛亮只是佯动,希望自己以重兵加强西面营地的防护,他诸葛亮趁虚向东北进攻阳燧。于是,郭淮留一部分兵力守北原,亲率主力向阳燧移动。

诸葛亮进攻阳燧不成,被迫退回五丈原。

陈寿在《三国志·明帝纪》中说,在诸葛亮此次北伐之初,曹睿给司马懿下了一份诏书:

但坚壁据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如果真有这份诏书,那司马懿是在奉旨行事。如果没有这份诏书,陈寿就是在为司马懿的惧敌怯战找借口。真实的情况已不得而知。

总之,司马懿依然采取先前的办法,紧盯着蜀军,蜀军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若即若离,缠而不斗,就这样与诸葛亮耗下去。

诸葛亮寻战不得,退不甘心,于是就在五丈原展开屯田,以便做长期打算。

其具体办法是,将战士组织起来,一部分担任战备值班,一部分开垦周边荒地。以严明的军纪约束士兵,使不得扰民。

由于军纪严明,蜀汉军士与当地百姓相处和睦。当地百姓时不时以农具和劳力帮助蜀军屯田。

双方无战事,胶着僵持在那里。

再回过头来看看东线战场。当年五月,孙权在东线呼应诸葛亮北伐,亲自率领号称10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另派陆逊、诸葛瑾率万余人进抵江夏,溯汉水而上,进攻襄、樊;派孙韶、张承率部分兵力进攻广陵、淮阴。

三路大军来势汹汹。征东将军满宠起初想放弃合肥新城,引诱孙权进攻寿春,以拉长吴军战线,然后寻机歼敌,被曹睿拒绝。曹睿说:

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

曹睿的意思是说,先帝把合肥、襄阳、祁山分别作为防御东吴和西蜀的战略据点,敌人来了,就依托据点将其消灭。地有所必争,坚决不能放弃。孙权纵然进攻合肥新城,也未必能够攻拔。要严令诸将坚守,他将亲自前来征讨,等到来时,孙权可能已经逃走了。

曹睿的话无疑给前线将士打了一剂强心针。

孙权攻合肥新城,遭到张颖的顽强抵抗。

满宠招募数十人敢死队,以松枝为火把,浇上麻油,从上风放火,烧掉孙权攻城器械,射杀孙权侄儿孙泰。曹睿亦乘龙舟东进,孙权闻讯遁走,孙韶、张承也随之退去。

陆逊、诸葛瑾一路听说孙权撤退,于是故作镇定,做出继续进攻的样子,以吓阻魏军。魏军素来忌惮陆逊,不敢逼近。陆逊于是交替掩护,从容撤退。

东吴三路大军退去了,曹魏朝中文武官员又担心起西线战事来,有的还建议曹睿御驾亲征到长安。曹睿说:

权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必)制之,吾无忧矣。

于是,巡幸寿春。封赏抗吴有功人员。接着,遣使到合肥等地劳军。

时为度支尚书的司马孚也深深牵挂西线战事,他给哥哥去信,询问军情。

司马懿回复说: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垒,常显被动,此时这样说,主要是出于安抚在朝君臣,并稳定军心的考虑,多少有些言不由衷说大话。不然的话,很难理解司马懿为什么一味坚壁不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倒有些沉不住气了。起初,他在五丈原屯田,很可能是故意做给司马懿看,希望刺激司马懿与自己决战,可是,司马懿就是坚守不战。诸葛亮只好着手屯田,并与之僵持着。现在,东吴战败而退的消息传来,诸葛亮自然有些心焦。

双方僵持了100多天后,诸葛亮于是派人给司马懿送了一套巾帼服饰。意在侮辱司马懿像女人一样,缺乏男人尤其是军人的血性。

诸葛亮这样做,说明他实在拿司马懿没有办法,内心的急躁已暴露无遗。

司马懿耐着性子接待使者。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都讲道:司马懿详细询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工作状况,并不涉及军事。使者失去警惕,坦言相告:

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噉食不至数升。

军中主帅的日常状况尤其是身体状况是重要机密,使者无知,轻易泄露。司马懿听说后,心中窃喜,转身告诉身边的人,说:

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司马懿确实老谋深算。他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地了解了诸葛亮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状况,从“食少事烦”得出其不可久存的结论,因而信心满满,遂决定采取拖和耗的办法,企图将诸葛亮拖死、耗死。

手下将领不知情,见诸葛亮送来女人服饰侮辱大帅,义愤填膺,纷纷请战。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在用激将法,逼他出来决战。现在群情激愤,再不出战恐难以服众。

于是,他装出一副愤怒的样子,准备出战。同时表示:皇上先前叮嘱过要坚壁据守,现在既然要出战,就得向皇上请旨,不然就是抗旨不遵。随即,司马懿煞有介事地向曹睿上表,要求决战。

曹睿似乎心有灵犀,他知道司马懿的难处,如果听任司马懿去压制部下的请战情绪,将会损失战场统帅的威信,于是,他与司马懿密切配合,上演了一曲双簧,将耿直而有威望的大臣卫尉辛毗,改任为大将军军师,使持节赶赴前线。

《三国志·辛毗传》注引《魏略》载:

宣王(司马懿)数数欲进攻,毗禁不听。宣王虽能行意,而每曲于毗。

仔细分析,《魏略》记载不敢确信。司马懿坚壁不战已非一日,怎么可能“数数欲进攻”?充其量只是做做样子给部属看。

《三国志集解》注引《世语·方正篇》讲得更为详细: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宣王与亮对渭而阵,亮设诱谲万方,宣王果大忿,将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老夫仗黄钺,毅然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魏略》《世语》都说司马懿不胜其忿,准备出战,显然是在讳饰。司马懿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分明是故作姿态,与辛毗合演了一曲双簧。

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诸葛亮回答说:

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看来,还是诸葛亮看问题比较通透。

没过多久,诸葛亮果然病了,而且病得不轻。蜀主刘禅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探视,并咨询国家大事。诸葛亮抱病与他谈了一天后,李福离去。

过了几天李福又返了回来。诸葛亮知道李福的意思,说:“前几天虽谈了差不多一整天,但还没有说透。你问的人选,蒋公琰(蒋琬)比较合适。”李福坦言:“前几天确实没有问到位,所以再来打扰。先生说百年之后,蒋公琰可以。那么,蒋公琰之后呢?”诸葛亮说:“文伟(费祎)可以。”李福再问:“文伟之后呢?”

诸葛亮不答。

诸葛亮不答,可以理解为前路茫茫,渺不可知。也可以说,蜀汉气数将尽,无人能够撑起行将破碎的江山!

当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去世时虚岁54岁。

诸葛亮死后,军中长史杨仪按照诸葛亮死前安排,率军撤退并护送诸葛亮灵柩回汉中,让魏延负责断后。

附近百姓知道诸葛亮死讯,前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领兵来追。

姜维见魏军来追,建议杨仪掉转军队,擂响战鼓,旌旗反向,直指司马懿。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诈死,赶紧退去。

于是,杨仪步步为营,缓缓南撤。直到进入褒斜谷之后,才为诸葛亮发丧。

当地百姓盛传“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后苦笑,说:我能够料其生,哪里能料其死呢。

蜀军在返回途中出现变故。诸葛亮在世时,杨仪与魏延就不和。杨仪有相当行政才干,魏延有很强军事才能,诸葛亮不忍偏废,但也没法消除二人之间深刻隔阂。诸葛亮死前与杨仪、费祎商量后事,魏延一直被蒙在鼓里。

杨仪进入褒斜谷后,让费祎打探魏延的情况。魏延听说诸葛亮已死,大军正在向汉中撤退,说:丞相虽死,我魏延还在,丞相府官属和眷属可以护送灵柩返回,我魏延还要率领大军进攻敌人,怎么可以因为一人之死就荒废北伐大业呢?

魏延不愿断后,与费祎商量当下事宜,并要费祎与他联名通告各将领。费祎诓骗魏延说:我去跟杨仪解释一下。杨仪是个文官,不懂军事。我相信他听了我的解释后,一定不会反对你的意见。就这样,费祎巧妙地摆脱了魏延的羁留。

费祎走后,魏延后悔了,他派人前去打探情况。打探的人回报称,大军正陆续沿褒斜谷返回汉中。魏延大怒,赶紧派人抢先进入褒斜谷,放火烧毁栈道。

于是,魏延、杨仪分别向刘禅上书,指控对方谋反。一天之内,十万火急的紧急军情接连传到宫中,刘禅大为惊恐。连忙问蒋琬、董允等,蒋琬、董允都保证杨仪不会谋反,但不敢保证魏延。

杨仪率大军沿褒斜谷前进,走了一阵,发现栈道被烧毁,于是,凿山开道,昼夜兼程,好不容易达到褒谷谷口。一看,魏延正好领兵堵在那里。

杨仪命王平出战。王平来到谷口,大声斥责魏延先头部队: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胆大妄为?魏延部属知理屈,一哄而散。魏延见势不妙,只得带着几个儿子逃往汉中。不久,被马岱追杀,三族被灭。

魏延确有能力,作为大将是合格的、称职的。但是,自视甚高,个性刚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性格弱点,造就了他的悲剧。

魏延之死让人叹息,诸葛亮之死更是让人垂泪。杜甫诗《蜀相》写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历代对其赞颂有加。陈寿在《诸葛亮传》的结尾是这样评论的:

诸葛亮之为相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近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总的来看,陈寿对诸葛亮给予了极高评价,同时,对诸葛亮的“应变将略”提出了怀疑。

裴松之在诸葛亮本传注引《袁子》说:

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说: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心腹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刘备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执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袁准对诸葛亮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与陈寿一样,他也称:“亮,持本者也,其于应变,则非其所长也,故不敢用其短。”

因为诸葛亮品行高洁,人们爱之深切,所以,对陈寿“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的揣测之语,以及袁准“其于应变,则非其所长”的评论都难以接受。

方北辰先生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札记》一文中对诸葛亮的“应变将略”问题做了专门论述。

方先生分析认为,“陈寿这十九字的评论,应当属于为司马懿粉饰的违心之言,而非其真实看法的表露”。接着,方先生通过事实举证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总体看,方先生的这些论述颇有说服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simayi/2022123099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