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徐光启

《徐光启传》农政金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22日 阅读:211 评论:0

农政金书

明朝天启五年(1625),徐光启回到了上海老家,这时,他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看到儿子徐骥经营家业日渐兴旺,颇感欣慰。

原来的老屋已经被拆掉了,改建成拥有几间屋的楼房。房后有个院子,比以前的大多了,里面栽着几种花卉和草药,在城外原有一块耕地,它的面积也扩大了许多。

徐光启本来可以舒适地度过晚年,可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还要继续进行他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和以前不同的是由于年事已高,不能更多地干体力活了,经常是指导家人和雇工如何去安排生产、从事生产,渐渐地,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把几十年进行农业生产的研究试验所积累的经验记录、整理下来,以指导后人。

一天,徐光启正在闭目构思,徐骥推门走了进来:“阿爸,你近来是不是体不舒服啊,怎么老待在屋里呢?”

“阿骥呀,快坐下。我的身体很好,这几天我是在琢磨编写一本农书,把古今各种农书中有价值的材料汇集起来,再加上自己所见所闻和亲身种植的经验。”

“阿爸,你的想法是很好,可是,要写这么一本大书,身体能吃得消吗?这样吧,让尔斗、尔默、尔路帮忙吧。”

徐骥有五个儿子,尔斗是老三,尔默是老四,尔路是老五。

徐光启说:“那太好了,你叫他们过来吧。”

尔斗和两个弟弟听说要帮祖父写书,高兴极了,他们是很尊崇祖父的。

兄弟三人走进徐光启的书房,毕恭毕敬地站成一排。

徐光启叫三个孙子自己搬椅子坐下,和蔼地对他们说:“我多年不在家,很少教育你们,不知平常你们主要做些什么。”

尔斗说:“主要是读书,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章。”

徐光启又问:“你们看不看农书呢?地里的农活做不做?”

三人不太懂祖父问话的意思。

尔默说:“我看过阿公写的《甘薯疏》。”

徐光启把目光转向尔斗、尔路,他俩连忙说没看过。

徐光启说:“《四书》《五经》,八股文章,那是应付考试用的,实际上是最没用的东西。读些农书,学会种地,那才是一个人谋生的真本事。其中的道理我现在不打算多讲,今天,我叫你们来帮我做点事,待到你们把事做好了就懂得我这些话的意思了。”

三个孙子屏声静气地听着,等待祖父的吩咐。

“我以前写过几本农书,因为居官事忙,只得针对一事、一物编写成书。现在我在家里闲着无事,摆脱了外面的应酬往来,就想编写一部内容比较丰富,涉及问题比较广泛的农书。”

尔斗问道:“就是你说过的《种艺书》吗?”

徐光启点点头说:“就是我在天津着手写的《种艺书》。但是,我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我要加进许多内容,杂采众家,兼出独见。”

尔路问:“阿公的意思是说,要编一部最全、最好的农书,是吗?”

“不能这么说,各家农书有各自的特点,都称得上是好农书。我的想法是,我的农书不单单要讲种植,还要大讲国家的重农政策。诸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灭除蝗虫、赈济灾荒……各类的农事,要朝廷来进行规划,同时还提请朝廷注意,农业是万民衣食的来源,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朝廷必须重农、助农,而不能害农、误农。”

尔斗问道:“不还叫《种艺书》?”

“这比我原来设想的《种艺书》扩大了许多倍,书名当然要改。叫什么呢?目前还没想好,编成以后再确定吧,暂且叫做《农政全书》吧。”

尔默问道:“我们能帮助阿公做些什么呢?”

徐光启说:“先帮我抄书。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完的事,有闲工夫就来抄,你们愿意做这件事情吗?”

三个孙子都站起来,尔斗说:“孙儿愿意做这件事。”尔默、尔路也跟着说愿意做。

徐光启望着三个孙子,三个人都是衣着朴素,神态也显得老实而谨慎,他感到很满意。

“你们没有染上奢华的习气,这很好,可是,你们不肯干点农活,不愿意读农书,这就不像我的孙子了。我生平不论顺利和挫折,不论教书或做官,都没有忘记务农这个根本。你们帮我抄书就会读到一些农书,从而也就会知道农业的重要,稼穑的艰难了。”

“阿公,今天就开始吗?”尔斗问道。

徐光启说:“明天开始。今天先做些准备工作,你们把这屋里的东西挪一下,腾地方,搬进三套桌椅来。你们就在我书房里抄,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问我。”

徐光启的书房简直就成了一个编辑室了。房间不算太大,祖孙四人待在里面显得有些拥挤,可这比起他们的忙碌来就算不得什么了。

三个孙子认真地抄写,不时地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尔路拿着一本《齐民要术》问道:“阿公,书里做了记号的段落都要抄下来吗?”

“对,你把每段抄好,我再分别把它们编进我书里的各个部分。”

尔斗写着写着问道:“阿公,书里有一些纸条,有什么用处吗?”

“有用,纸条上写着一些评论和注释,你们抄的时候,把这些评注也抄进去。”

徐光启搜罗了百家立书,选择有关农事且价值较大的段落,有的还加上评注,让三个孙子帮忙抄写。他主要是写自己的文章,总结他多年来进行农业生产研究和科学实验的经验,也准备编到这本书里去。

他在天津进行了四五年的科学实验,对当时成功和失败的情况,作了不少的记录,后来又把这些记录整理出来,编成了一本《种艺书》。现在,他要在《种艺书》的基础上再增补一些内容。

他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放着几本笔记本,他抽出其中的一本,翻开看看,是记录肃宁纺织情况的,就准备把它整理出来,写成文章。

他看着笔记,想起了往事……

有一次,徐光启和一位朋友外出办事,途经肃宁(今河北高阳),看到很多人家的房后都有一个二三尺高的房子,向南的一面,从地面到房檐都作成窗棂,两个人都感觉很奇怪,就决定上前看个究竟。

“光启兄,听说这里出布匹,价钱不算太贵,但就是有些粗,没有南方织的布细密。”

朋友的几句话,引起了徐光启的兴趣。

“这里出布匹?太好了。我在研究种棉花的时候,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南方不产棉而织布,布贱而棉花不够用。北方产棉而不织布,布贵而棉花又无法销售,这就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把棉花用船从北方运到南方去,再把布从南方用船运到北方往返重复运输的情况,浪费人力和财力。如果北方能织布,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两个人正谈着,迎面走过一位老人。

徐光启走上前去问道:“这位老伯,您是本地人吗?”

“是啊,二位有什么事吗?”

徐光启的朋友说:“我们想打听一下,这儿的各家院子里的小矮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你是问那样的房子吗?”老人转过身指着一家院子问。然后笑着说:“那是织室,就是织布用的屋子。”

徐光启感到诧异:“为什么在那样矮的屋子里织布呢?”

老人说:“外面看着矮,可里面却不矮。人们在盖屋的时候,向地下挖一人多深。高出地面这部分是用来进漂白剂光和通风的。”

听了老人的话,徐光启和朋友很想到那屋子里看一看,他们向老人道别之后,就向刚才老人指的那家院子走去。

两个人站在院门口,徐光启朝着里面喊道:“家里有人吗?”

“你们找谁呀?”一个小姑娘从屋里跑出来,看上去有十来岁左右。

“我们找你家的大人。”

小姑娘边走边说:“你们等一会,我到西屋二叔家喊我爸去。”

不一会,一位中年男人走过来。待问明徐光启的来意后,热情地把二人引进屋里。

“大热的天,先喝点水解解渴,我再带你们到织室看一看。”

“你们为什么在那样的屋里织布呢?”

中年人答道:“我们这里风大,空气干燥,纺出的棉纱很容易断。在地下织室里织布,可以借着地里潮湿的气息纺织,织出的布就密实。”

徐光启说:“有道理,我们到织室去看看吧。”

在这家的织室里,徐光启看到了肃宁人织布的工作情况,屋里有些潮湿,和南方的气候湿度差不多,织出的布匹很结实,但有些粗,远不如南方织的布那样细密。

“我有一种‘善巧之法’来提高这布匹的质量,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徐光启总是随时随地运用他的科学知识,现在,他又对北方发展棉纺织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徐光启就详细地讲述了浆纱和刷纱的织布方法,按照此法织出来的布匹,果然细密光亮,可以和南方织的布匹相媲美。

浆纱和刷纱的织布方法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地传遍了肃宁一带。肃宁人采用了这些先进方法织出的布匹,质量好,但价格要比南方运来的布匹便宜,因为省去了运费、成本低。

几年以后,肃宁就成了北方棉纺织业的重地。

徐光启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把这件事写进了《农政全书》。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过了一年,徐光启和他的三个孙子每天忙于《农政全书》的写作。

一天,尔斗刚走进书屋就对徐光启说:“阿公,听苏北来的人说他们那里闹蝗灾了。”

“哎呀,”徐光启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吃惊,他放下手中的笔,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感到自己研究农业,希望增加生产,可是,一遇蝗灾,增产就落空,于是他决定暂时停止写作,研究治理蝗灾的问题。

研究蝗灾和研究农业生产不一样,因为蝗虫漫天而飞,有时一飞几百里,所以他们没有来踪去迹,不易弄清,研究的难度颇大。

徐光启反复琢磨,终于想出了一个艰巨的但却是可靠的办法,那就是对历史上的蝗灾进行统计。

他尽力搜集历史资料,把自春秋时期到明朝所记载的蝗灾情况抄录下来,进行研究,从中得到启发。他发现史书记载蝗灾发生月份的,有111次,其中四月19次,五月20次,六月31次,七月20次,八月12次,其他月份共9次。由此可见蝗灾多发生于四月至八月,而六月为最盛,这正是夏秋作物成熟的时期。

他还发现:蝗灾发生的地方,多在“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诸郡之地”,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东部,安徽、江苏两省北部。以元朝而论,百年之中,史书所载曾受蝗灾的地方约400处,95%都在上述范围内,只有22处在这一范围以外,约占5%。

那么,这一范围有什么特点呢?主要是湖沼较多。是不是有湖就有蝗呢?也不对。像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地区自古以来没有发生过蝗灾。因为这些湖常年蓄水、湖边垦田广,居民多,蝗虫很难滋生。而上述地区内的湖沼,徐光启游历过几个,往往涨水以后又干涸,湖边无水而又潮湿,芦苇丛生,地荒无人,正是蝗虫滋生的好地方。

根据这种分析,徐光启提出了消灭蝗虫的办法。他主张在上述范围内的地方官,应于冬天湖沼水浅的时候,前往湖边巡视,集中人力,把湖边芦苇、杂草全部割去,晒干当柴烧,使蝗虫无从滋生。

徐光启亲自到苏北调查蝗灾的情况。当地的老农告诉他:“蝗虫刚出生时只有米粒那样大,不大活动,过几天长大到三四分长,有翅芽而不能飞,只能成群跳跃前进,这叫做蝻。再过几天,翅膀硬了,长约二寸左右,样子像蚱蜢,成群高飞,遮天蔽日,这就是飞蝗了。”根据这种情况,徐光启提出,在易生蝗虫的地方,应教当地百姓经常注意,见到某处土地有小虫蠕动,立即聚众扑打,务求净尽。万一已成蝻子,扑打较难,可以平地开二尺深、二尺宽的长沟,然后聚集百姓,不论老幼,手持扫帚、铁锹之类,排列沟旁。于是在蝗蝻集中处,派人鸣锣驱蝻,蝻被锣声惊吓,向前跳跃,到达沟旁,锣声大振,蝻被迫跳入沟中,这时大家用力拍打,然后把沟填平,这样,就可以把它们全部消灭。

上述的办法如果能有效地采用,飞蝗就不能产生,但要注意,如果一处行之,收效有限,必须齐心协力,到处都这样做才行。

徐光启想起自己在天津的时候,曾亲眼看见老百姓把蝗虫煮熟了吃,有些人不但吃蝗,还把多余的送人或出卖,或晒干贮藏起来冬天吃,和吃虾一样。他认为提倡吃蝗虫,有利于动员群众灭蝗,如当地无吃蝗风俗,官府可以用粮食换蝗虫,鼓励群众捉蝗换粮。

蝗虫经过扑打或迁飞以后,是否除蝗工作结束了呢?徐光启认为,必须设法消灭蝗卵。据他调查,蝗虫往往在有黑土而又高亢的地方,用尾栽入土中下子,其深不到一寸,而且群蝗常在一地下子,不难寻觅。在冬天农闲时,可以动员群众搜寻,官府应用粮食去换蝗卵,不要吝惜,因为消灭了蝗卵,就等于收获了粮食。

徐光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向皇帝上书,请求全面灭蝗。当然他的请求并没有受到明王朝的重视,蝗虫继续为害。

后来,徐光启就把灭煌的方法编进了《农政全书》,他提出割除涸泽杂草,以防蝗虫滋生;消灭不能高飞的幼虫,防止害虫发展;消除蝗卵,以防明年复发,这么全面的治蝗方法,在我国两千年治蝗史中,实属首例。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不仅对纺织手工业和防治害虫方面作了科学论述,而且还提到了农田水利,农具的改良,各种谷物、蔬菜、果树、桑、棉、麻等作物的具体栽培方法,以及牧养牲畜、食品加工和荒年可供食用的野菜等。

《农政全书》既汇编了古代农业文献,又融进了徐光启一生进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一部农业巨著,它在我国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xuguangqi/20221131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